臺海網(微博)11月11日訊 今天11月11日“光棍節”,這個源自大陸非正式節日,從原本只是調侃單身男性的娛樂性活動,迄今已發展成龐大消費商機節慶,今年更掀起兩岸網購旋風,不少消費者做足功課,就等著今天搶購光棍節限量商品。
  光棍節的由來眾說紛紜,光棍節又被稱脫光節,即脫離單身的節日,要把飯吃光、酒喝光、錢花光,購物要買光棍商品,晚上盡情狂歡。各大商家看準商機,以脫光為由打折促銷,於是從2009年開始,大陸淘寶網等商家刻意將11月11日宣傳為“狂歡購物節”。
  臺灣《中國時報》發表評論說,光棍節促銷戰愈來愈激烈,愈來愈多消費者瘋狂掃貨,網購業者順水推舟擴大商機,已不再局限促銷光棍商品。今年光棍節網購旋風甚至引起大陸中央高層關註,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更在常務會上,罕見點名光棍節,宣示要藉此刺激消費、發展產業創新。
  光棍節旋風也吹進臺灣,阿裡巴巴今年全力搶攻臺灣客源,臺灣也有11家銀行合作共搶商機,今天在淘寶網、天貓商城等網站刷卡“滿千送百”,比各家百貨公司周年慶活動更優惠,如此促銷方式,勢必吸引不少臺灣消費者今天凌晨起,就守在計算機前準備搶單標購限量商品。至於光棍節由來,已少有人關註。
  臺灣《聯合報》今日發表評論說,11月11日是大陸最近民間自己發明的節日,“1111”因字型體所演繹的大陸“光棍節”,近來化身網購節日,網民眼盯著網站,手點著鼠標,為資本社會衝刺業績。
  光棍,這個中國“原生”的符號,是一個從農業社會,經過工業社會,以及跨入信息社會後,一直在“轉義”的名詞;因工作發展、感情交往、社會模式所融構成為的單身,原本帶有調侃、灑脫、無奈、尋求註意等的“符號綜合體”。
  臺灣《聯合報》評論說,經過消費社會的翻譯與催化,光棍已經不是一個思考身體處於社會意義的“名詞”。
  大陸起飛的阿裡巴巴網購集團,藉由淘寶天貓所建構的網購商務,成功改造與包裝了文化意涵層面的光棍節,這時候,光棍不是剩男剩女,光棍是有主動發聲權的消費個體,而光棍節也轉變成為麻醉洗腦的購物動作,不但大陸大規模發起網站的造勢與宣傳,連彼岸的臺灣網購平臺,也一起加入這個光棍節的銷售氣泡。
  消費,原本是一種浪漫的欲望,透過欲望,可以升華部分的空虛。從城鄉差距的不平、性別生育的失衡、交友與婚姻觀的改變,到貧富與全球化失序等,原先光棍節的多元內涵,如今,卻只掉入一種單向、片面、膚淺,只為消費而消費的“消費游戲”之中。
  大陸經濟的崛起,經濟力量的財大氣勢,金錢數據,吸引世人稱羡的眼光。耐人尋味的無奈,原本希望“光棍網民站起來”的社會運動,卻只有“優惠折扣點下去”的商業攻勢。這時候,你我是不是單身不重要,優惠折扣才重要。
  這一天,商品藉由網購的歡愉世界,成為商家與財團營收的資本,每年都會打破網購金額紀錄的光棍節,早就脫離光棍原本的意涵。消費氣泡映幻著單身的荷包,商業集團在贏取營收滿滿的同時,你是只想賺取優惠的消費者,還是能夠藉由消費儀式體悟單身現象的參與者呢?
  當消費作為唯一操弄的節日,光棍節勢必流失多元思考方向,一日搶購,造成一種假性需求,卻沒有達到消費作為“溝通”的好處,人云亦云與仿效同行下,可惜,光棍節成為一種意識型態的消費活動。責任編輯:林靖東  (原標題:台媒看大陸“光棍節”:歡樂的“消費氣泡”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ag02agwvj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